台中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林良恭宣佈,在玉山國家公園的鹿林山地區,發現新的台灣特有種生物「高山鼴鼠」,這種高山鼴鼠雖然在日據時代的文獻上出現過,但從來沒人親眼目睹。林良恭為了研究鼴鼠,前後花了10年的時間,才確定高山鼴鼠的存在。

台灣特有生物高山鼴鼠曾在1940年代,被日本生態學家鹿野忠雄在雪山發現,但除了文字資料,一直沒有任何影像可以證明,後來林良恭在鹿林山發現高山鼴鼠,他就將高山鼴鼠的學名用鹿野忠雄的姓氏來紀念,取名為「鹿野氏鼴鼠」。

黝黑的高山鼴鼠體長12公分、重量不到40公克,平常棲息在土壤20公分深,以土壤中的蚯蚓、蠕蟲作為主食,出沒的地區大概分布於玉山、雪山等高山,另外墾丁、花蓮平地也有牠的蹤影。

林良恭為了證明高山鼴鼠的存在,前後花了將近10年的時間才完成比較完整的紀錄,由於高山鼴鼠的出沒地點都在高海拔地區,林良恭一共花了7年的時間,才發現過13隻高山鼴鼠的行蹤。

台灣高山鼴鼠的發現也受到國際重視,今年6月還會登上英國劍橋大學的生物期刊,可以說不但再次證明台灣生物的多樣性,無疑的也成為另一個台灣之光。

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...7/17/dy3y.html